7月29—31日,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組織業內多位紡織服裝和染整領域專家,走進福建會員企業,為企業送技術上門,解決企業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企業答疑解惑。
專家組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周臘權帶隊,成員包括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院長付少海,大連工業大學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教授鄭來久,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閔潔,大連工業大學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副教授鄭環達,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院長蔡濤,西安工程大學服裝學院講師李昕等。
走訪的企業有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第二十六屆理事會特邀副理事長單位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理事單位石獅市祥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當地的中紡聯檢測中心泉州實驗室、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華寶集團、三六一度。每到一家企業,專家們參觀企業展廳,走進生產車間,與企業領導和技術人員進行座談交流。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周臘權介紹學會情況,并說明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他說,走訪活動的目的就是加強學會與企業的聯系,利用學會作為團結廣大紡織科技工作者平臺的優勢,組織行業專家對企業在科研開發、技術攻關和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技術交流,以此促進高校與企業產學研結合,打通高??蒲袡C構高新技術研發和企業實際應用場景之間的聯結,服務紡織行業科技進步。
01
送技術上門,受企業青睞
染整是石獅、晉江紡織服裝產業的核心環節,近年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淘汰落后產能、環保高壓驅動和有序用電控制產能,泉州印染行業面臨巨大考驗,要么轉型升級,要么淘汰出局。
《滌綸織物“閃染”免水洗加工關鍵技術》科技成果是江南大學與合作伙伴聯合研發的。該技術發明了“閃染”免水洗工藝,做到了滌綸織物免水洗染色,實現了從進布到出布僅需8分鐘,連續快速染色,節水、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為印染行業清潔化、智能化生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合作伙伴公司穩定運行3年,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這項無水染色技術非常感興趣,公司總經理蘇玉碧表示,生態環保、綠色可持續是公司產品開發的重點和方向,為了減少印染環節的水耗,公司一直在關注少用水新技術的進展。下一步,公司將組織人員進行實地考察技術使用效果。
《紡織輔料超臨界CO?無水染色技術》是大連工業大學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歷經二十余年研發的科技成果,大連工業大學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副教授鄭環達介紹說,該項研究利用工業排放CO?替代水介質在超臨界狀態下進行聚酯紡織輔料清潔化染色,全過程無水染色,實現了紡織輔料印染技術創新。目前已在襯布、鞋材、織帶、紐扣等產品得到應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六一度行政中心總經理侯朝輝說,公司在10年前就在關注無水染色技術,目前染色依然是企業生產中的瓶頸。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實施,各地新投資產能越來越難獲得新的排放指標,無水染色發展潛力巨大。如果能實現產業化,對于地方產業升級意義重大。三六一度下一步將與專家密切溝通,希望進行合作。
西安工程大學服裝學院講師李昕在走訪中介紹了有關碳足跡的研究成果,該成果聚焦紡織產業碳足跡、水足跡、化學品足跡核算、評價和應用方法。對此,三六一度很感興趣,公司行政中心總經理侯朝輝表示,雙碳戰略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晉江政府已經對企業提出了相關要求,公司愿意為此做示范應用,還希望能參加有關標準的制定。
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閔潔介紹的《紡織品功能整理新技術》也受到了走訪企業的高度關注。
02
公共服務平臺成為服務集群典范
專家一行還走訪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泉州實驗室、國家紡織面料館石獅館、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據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總監鄭福爾介紹,為了服務產業集群,從2010年開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當地政府,建立了泉州紡織服飾產業綜合公共服務平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泉州實驗室、國家紡織面料館石獅館、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石獅分中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與石獅市政府合作建設的石獅市中紡學服裝及配飾產業研究院相繼建立,形成了“一館一院兩中心”的紡織服飾產業綜合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成為在地方產業集群地設立的一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紡織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發揮了行業的組織和人才優勢,為地方產業和企業提供一站式技術研發和服務,促進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目前,這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可以為企業提供產品研發、認證、推廣、檢測、檢驗、技術咨詢、驗廠、驗貨等各項服務。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參與建立的“一館一院兩中心”泉州紡織服飾產業綜合公共服務平臺,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紡織服飾企業創新轉型升級,是一種有效的產學研融合的組織機制,作為新型研發組織,其經驗得到中國科協的肯定和認可,多次在中國科協相關會議上進行專題報告和推廣。
在與研究院座談交流中,大家還就應用問題如何轉化為科學問題,科學問題如何與技術問題對接,如何利用好資本放大器作用,人才培養模式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03
圍繞科技、時尚、綠色,
企業升級見成效
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涵蓋針織面料研發、織造、染整、印花及成衣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紡織服裝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服務的客戶有優衣庫、迪卡儂、哥倫比亞、H&M、Nautica、安踏、李寧等。公司總經理蘇玉碧介紹說,海天產品有面料和成衣兩個板塊,在面料方面,除了傳統搖粒絨面料外,近幾年海天還專注于生物基、功能性面料的集成創新及持續性的延伸開發與應用。在成衣板塊,海天產品以針織POLO衫、T恤、衛衣、外套、瑜伽服、輕運動服裝等為主。至今已合作近百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年產能超600萬件(套)。以成熟的四針六線(無縫車)工藝為優勢,大大提高運動產品的舒適性。
專家組一行參觀了公司時尚夢工廠展廳。近兩年海天主要圍繞“科技、時尚、綠色”,國內外流行趨勢和主題,結合企業“運動、戶外、休閑”等特色,擴展“商務休閑、內衣、時尚夢工廠單品”等方面的面料,為品牌客戶量身定做進行面料開發。展廳中各種吸濕速干系列、生物質綠色環保(PTT)系列、中空保暖系列、再生滌綸系列、高科技功能性(竹炭)系列、Socorna生物質綠色環保(PDT)系列、超仿棉系列、高性能保暖系列、智繪時尚系列產品展示了海天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
交流中,雙方還就功能性面料的抗靜電、抗異味、耐水洗、防水性等問題進行探討。海天表示,面料企業最為關注上游纖維領域的新進展,以及染化料的新產品,前端的創新才能為后端的組合提供可能。同時,新研發的設備要有通用性,否則使用中風險很大。
石獅市祥華集團有限公司有4家印染企業,主要從事印染加工業務。在走訪中,公司副總裁邱文力介紹說,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市場有所變化,但對公司影響并不大,這得益于公司在兩個方面進行了調整,一是原來做普通產品,現在做中高端,以前做滌綸短纖面料,現在還做氨綸產品,這樣不容易被別人超越。二是在環保方面,圍繞“綠色高端、國內領先”目標,推出針織面料染整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主要引進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高溫染布機、開幅壓水吸水機、定型烘干機、試色機和自動稱料等染整設備。該項目落地后,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技術工藝得到大幅提高。
石獅市祥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邱文力坦言印染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人工缺少,而在設備方面盡管有改進,但并沒有明顯減少人工,因此實現印染行業智能制造是企業的期盼。
石獅華寶集團主要從事運動、休閑、戶外、童裝面料的漂染業務,安踏、鴻星爾克、喬丹等多家知名品牌是公司客戶,安踏為今年北京冬奧會贊助的羽絨服面料由華寶提供。公司總經理劉德芳說,華寶從染整起家,多年來,不斷在裝備、工藝方面進行升級,并且在污水處理方面進行投資,公司還有自己的研發隊伍,每年都有大量新品推出,在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華寶對環??山到?、防寒材料、抗紫外線、抗靜電、防蚊蟲等功能性問題,以及面料處理過程中出現的瑕疵等問題較為關注,并與專家進行了細致交流。
在三六一度,專家們走進創新研發中心大樓,參觀了運動裝備人因工學研究中心。中心內有籃球場、羽毛球場、草坪足球場、跑道,并配有各種數據采集、分析處理設備,用于采集和分析各項運動數據。公司行政中心總經理侯朝輝說,近幾年,公司不斷加大在科研上的投入,并持續加強對產品的創新和升級,以更好地助力運動愛好者提升運動表現。下一步,公司將推進智能化工廠項目。
三六一度較為關注棉、滌綸、粘膠、錦綸等原料在運動產品中的作用發揮,注重吸濕快干、發熱、涼感、防護、環??苫厥盏裙δ?。
04
渴望新技術,打通產學研瓶頸
企業對新技術有強烈的需求,但高校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卻找不到用武之地,這是當前科技成果轉化普遍遇到的問題,如何破解,此次走訪中校企之間進行了深入探討。
石獅市祥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邱文力說,作為加工企業往往受制于客戶,自己沒有話語權,客戶的要求不斷提高,有些超出生產工藝限制。但企業對相關標準并不了解,無法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企業對新技術信息相對遲延,單個企業請專家不容易,此次學會組織專家團隊給企業上門送技術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一直以來,三六一度與國內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都有合作,但如何深化合作仍是面臨的問題?!拔覀內ノ錆h紡織大學走訪了一次,看到了很多適應的技術成果,我們以前都不知道?!惫痉b材料中心技術總監田友如說,學校有成果,但缺少應用場景,我們恰恰可以提供應用場景,這些技術成果對提升產品功能和品質作用很大。因此,校企要多交流,開拓思路,雙方共同尋找可以落地的項目。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院長付少海對此表示,希望企業到江南大學走走,學校在智能可穿戴、功能性面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缺少應用場景和資金。他建議,企業可以像聘請法律顧問一樣,聘請高校專家作為科技顧問,科技顧問可以隨時為企業提供開發思路和研究成果,同時科研機構也從企業需求中找到科研項目研究方向,成為企業和院校之間的對接人。
帶著問題來,又帶著問題走,此次專家走訪活動收獲滿滿。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周臘權表示,“專家走進會員企業”是學會創設的一項品牌活動,作為國家級學會和服務紡織行業技術進步的科技社團,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服務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是學會的職責,組織專家與企業面對面交流是學會服務企業最直接的方式,受到企業歡迎。今后將在日常會員服務中進一步收集、整理、分析會員企業的需求,進一步加大走訪的頻次,從學會專家數據庫中,挑選不同領域的專家,走訪各類企業,把服務企業落到實處,為行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