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絲綢學院 梅士英 何新杰 李建
摘要
生物整理劑,主要采用天然物如甲殼質、絲素蛋白質提純、改性后對真絲綢進行整理。如整理劑中含有一定的活性基團有可能在分子間成形成交聯結構,從而可以提高真絲綢的抗皺性能。本文采用廢絲素作為原料制取蛋白質整理劑,用L9(33)正交試驗設計就整理劑濃度、焙烘溫度、pH值,以三水平對真絲綢的防皺整理工藝條件進行了研究。根據干濕彈性回復角,剛度,白度值對工藝進行了優選,整理后的織物抗皺性能明顯改善,且有較好的耐水洗性。
對三因子三水平L9(33)正交試驗設計進行極差分析確定的較為合理的整理工藝條件為:蛋白質整理劑濃度20g/l;焙烘溫度150℃;整理液pH為6。
鑒于蛋白質整理劑與蠶絲纖維有相似的結構,故可通過測定特性粘度來間接反映整理劑和蠶絲纖維分子間在整理焙烘時所形成的共價交聯。同時利用熱重分析測定活化能來反映共交聯中化學健的形成情況。
實驗結果表現出特性粘度值的增大和活化能的增加。從而說明了蛋白質整理劑與蠶絲纖維分子產生了共價交聯,形成較穩定的化學鍵。因而有效地提高了真絲綢的防皺性。
本文已于《絲綢》年期50頁發表。